找到相关内容267篇,用时23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学佛初期阶段的误区

    3、持戒与学佛  释迦牟尼佛在圆寂时,要求弟子们“以戒为师”,即佛教徒依靠戒律生活紧密团结在一起,互相爱护,互相帮助,互相学习,组成身同住、、意同悦、戒同修、见同解、利同均的理想六僧团。戒律是伦理道德的基础,也是保障我们身心不受外在侵害、抵御困难的精神力量,更是我们提升人格素养、净化自心的动力。  持戒是一种心灵的自我管理,其表现为止恶防非与进德修善两方面。止恶防非是自我...

    道坚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020754362.html
  • 惟贤法师:佛法的弘扬对建设和谐社会有哪些利益

    僧团里的“六敬”(身同住、、意同悦、戒同修、见同解、利同均),其中意是最彻底的。菩萨行里面的“四无量心”(慈无量心、悲无量心、喜...意义相当高。   儒家内容是现实人生人间;道家涉及到了天人境界;佛家的对象则是一切众生、三界五趣、三千大千世界、无量无边世界,空间宽,对象广,目标也很高。   讲和谐,在传统文化中,就必须要宣扬...

    惟贤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082954741.html
  • 叶小文:而不同、美美与共

    的海洋中长期浸润的中国宗教,蕴含着丰富的和谐思想。佛教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主张缘起共生,依正不二;在人与人的关系上主张“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在僧团内部关系上主张“身同住、、意同悦、戒同修、见同解、利同均”;在自我的和谐上强调内心和平,“若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道教在促进人内心和谐方面,主张少私寡欲,知足常乐;在促进人际和谐方面,主张“齐同慈爱,异骨成亲”;在促进人与自然...

    叶小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144955171.html
  • 中国佛教华严宗祖庭陕西华严寺今后的发展走向

    “身同住”,在没有是非中“”,在没有固执己见中“意同悦”,在没有毁犯中“戒同持”,在没有保留中“见同解”,在公正无私中“利同均”。  以自身建设为急务是,教导华严祖庭的每一个僧人必...来人都非常欢喜。欢喜之余,大家都提到华严寺今后的发展走向问题。  在没有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很有必要来说明一下重建华严寺的社会意义历史责任。从目前中国佛教八大宗派的各个祖庭的恢复重建工作以及修复发展的...

    淳如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080955853.html
  • 道德与和谐社会

    敬”规则-一身同住;,意同悦,戒同修,见同解,利同均。这对家庭兄弟姊妹及其它成员,以及邻里之间,团体之中和谐友爱是非常有借鉴作用的。而儒学的“父慈子孝,兄友弟恭” ,弟子规中的“入...是由人组成的,人与人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根本所在。人怎样才能他人和睦相处呢?靠的是人的“心、、身”,道德如果建立在每个人的“身、、意”上才是真正的道德。而这种“道德工程”的构建要靠教育;靠先进文化...

    索秋平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085759078.html
  • 做和谐之典范 行慈悲之教育

    “身同住”、“”、“意同悦”表现为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团结、和睦、和谐的关系。   佛教倡导净土,认为净土由诸佛菩萨累劫修行愿力及众生的业力感召所成。我们也可以通过自觉提升自己的心灵境界,...发展的宗旨,相聚在五台山佛教胜地,共叙友情,共商推动佛教事业发展,促进发展构建和谐与社会相适应的合作大计,我谨代表大同市佛教协会、并以我个人的名义,对各位同修嘉宾前来出席会议,表示热烈的欢迎衷心的...

    妙俊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090359085.html
  • 和谐世界与修心

      用佛教的修心,启迪其心,调柔其心,降伏其心,净化其心才能达到以上目标。   五、建设和谐的措施 (一)用僧团的六和合,成为人类的大和合。   六种和合,即身共住,,意同悦,戒...和谐世界与修心   作者:惟贤长老   ——作于2006年4月1日——   一、世界佛教可喜的大团结   二〇〇五年四月中旬,中国大陆港、澳...

    惟贤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102959166.html
  • 牛慧霞:佛教与和谐社会

    独特的作用。  其三,佛教讲“待人依六,处世修四摄”的生活准则。“六”即见同解、利同均、、身同住、戒同修、意同悦。它不仅是僧团组织的共同守则,也是我们普通社会一切团体的生活准则。...牛慧霞:佛教与和谐社会  晋城市佛教协会 牛慧霞  佛陀示教,离苦得乐。自利利他,圆成正觉。两千五百多年来,有无数的佛弟子都在默默闻的实践着“但为众生得离苦,不为自身求安乐”的弘愿。而今,...

    牛慧霞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103159168.html
  • 悲义:佛教与和谐山西

    和谐的事情,那么这个世界将是一个美好的世间。还有佛教的“六敬”,“四摄法”更是我们的慈悲人生的指南,“六敬”是指戒同修、见同解、利同均、身同住、、意同悦。这不仅是僧众生活的共同守则...苦恼者之忧,施贫困者所需,与患病者以药,使他们获得满足而快乐,不求名利,不求回报,不缘一切相,这就是无缘大慈。如见众生有何痛苦,当作同体想,彼所受苦,即我身受,有彼此之分,随力随份除彼痛苦,不着人相...

    悲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115559247.html
  • 对“和谐社会与道风建设”的思考

    同均、、意同悦。   “道风建设”还应该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政协民盟民进联组会上,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讲话中提出的:“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开启“和谐社会”大门的钥匙!平等观的建立,是对广大劳动阶层的解放,更是现实社会所要努力学习弘扬的!毛主席的“为人民服务”就是平等观的精神。以大慈悲为本,对于怨敌,心憎恨;对于所爱,亦执著,而以...

    释中观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94160262.html